智能张拉设备的安装在张拉作业之前, 相关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对张拉设备的构件进行检验, 看其检验结果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方可进行张拉。经监理单位审核批准后, 张拉控制系统才能启动。 根据张拉设备的使用说明及要求, 现场施工 作业人员开始收编穿索、 穿索、安装千斤顶 ( 工作锚及夹片 ) 等施工 程序,具体安装程序如下 :1、安装限位板,限位板有止口与锚板定位;2、安装专用千斤顶,千斤顶止口应对准限位板。3、安装工具锚,应与前端张拉端锚具对正,使孔位排列一致, 不得使钢绞线在千斤顶的穿心孔发生交叉,以免张拉时出现失锚事 故,工具锚夹片均匀涂退锚灵。4、连千斤顶油管,接油表,接油泵电源。5、开动油泵,将千斤顶活塞来回打出几次,以便于排出可能残存于千斤顶缸体中的气体。
玉林步履顶推1、保证张拉数据安全为了保证张拉数据的可靠性,全自动张拉系统采用三重保护:A、张拉数据通过现场专用存储器进行实时数据存储。B、张拉数据通过通讯接口以无线方式传入梁场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时显示张拉数据、张拉力曲线及伸长量曲线,并实时的将记录保存到本地。C、远程数据管理系统:通过专用的网络服务器对张拉数据进行备份,并可通过专用程序在线显示张拉数据、张拉力曲线及伸长量曲线。铭川步履顶推2、自动平衡缓释泄压技术,防止滑束、避免冲击夹片。最新的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可使千斤顶张拉完成后缓慢卸压,从而保证钢绞线的张拉力可以从工具锚更稳定的过渡到工作锚具上,尤其在卸压过程中通过缓释泄压技术避免了对工作夹片的冲击,防止出现滑束。
中国1957年在湖北省明山水库,将有锁口的直径1.55米的钢筋混凝土管柱联成一排,作为防渗墙。60年代以后,日本发展的钢锁扣管柱围堰是将钢管柱联锁成为一个整体,可建成任何形状。若将它作为永久基础使用,则称钢锁扣管柱沉井基础,如1978年开始建造的大和川斜张桥,水中三个主墩就是用锁扣钢管柱围成直径30~33米,入土深40~50米的这种基础。
“钢连廊共2层,高12米、宽47.5米、跨度43.5米,由700根构件拼装而成,单根构件最重13吨,总重量1300吨。其中,4榀主桁架将钢连廊划分为左右的办公区和中间的“空中花园”,“空中花园”由跨度25米的钢梁铰接于两侧的主桁架上,随主桁架一起提升。”该工程钢结构项目经理彭科银介绍,钢连廊高空对接口多达44个,需一次同步提升就位,对施工精度要求极高,稍有偏差接口就不能吻合。为此,项目团队在国内首创“分离式桁架整体提升施工技术”,即在地面焊接拼装后再进行整体提升。同时,在间距25米的两榀桁架间增设3榀临时桁架,加固铰接于桁架上的大跨度联系钢梁,形成“双向桁架体系”,破解了钢连廊整体提升稳定性不足的难题。
斜拉桥的主要特点是利用桥塔引出的斜缆索作为梁垮的弹性中间支撑,借以提高梁跨。提高梁的跨越能力。当然,斜缆索对梁的这种弹性支撑作用,只有在斜缆索始终处于拉紧状态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必须在承受荷载前对斜拉索进行预拉。这样的预拉还可以减小斜缆索的应力变化幅度,提高拉索刚度,从而改善结构的受力状况,此外,斜缆索的水平分力对主梁的轴向预施压力可以增强主梁的抗裂性能,节约高强度钢材的用量。 斜拉桥是一个有索、塔、梁基本结构组成的组合结构。在斜拉桥中。梁和塔是主要承重构件,借缆索组合成整体结构。根据梁的支撑方式,其中包括梁与塔或墩的联结方式,组成不同形式的母体结构,但都是借斜缆索将梁以弹性支撑的形式吊挂在塔上,这种中间弹性支撑(斜缆索)增强了梁的刚度,形成了多点弹性支撑的变截面连续梁、单悬臂梁、T型刚架及连续刚架。
电话:0772-3867745 | 手机:13607827866
邮箱:2451080982@qq.com
地址:广西柳州市燎原路东三巷5号(柳州市鱼峰区燎原企业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