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指不依靠工人手动控制,而利用计算机智能控制技术,通过仪器自动操作,完成钢绞线的张拉施工。在如今的桥梁道路建设中,预应力施工被广泛应用,其中关键工序——张拉,其施工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结构的耐久性,但是传统张拉施工,纯靠施工人员凭经验手动操作,误差率很高,无法保证预应力施工质量。不少桥梁因为预应力施工不合格,被迫提前进行加固,严重的甚至突然垮塌,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智能张拉技术由于智能系统的高精度和稳定性,能完全排除人为因素干扰,有效确保预应力张拉施工质量,是目前国内预应力张拉领域最先进的工艺。
一般在围堰建成后仍需长期保留时才使用。板桩截面两侧用榫槽或钢件连接,桩底部向一面倾斜,便于打入地内,同时易使两相邻桩密合。主要用于港湾码头的驳岸及水工建筑的截水墙等。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 ,其法是用特制钻机自地面向下以泥浆护壁钻挖成不连续的孔壁,再钻挖连通成一道连续孔壁,放入钢筋混凝土预制件,再灌以混凝土使之成墙。这种方法应用于城市土建工程中,作为开挖基坑的围堰,可以靠近已有建筑物施工,又可作承重的基础,截面形状不受限制。已应用于水工建筑物如码头、防渗墙及桥梁施工中。
钢板桩围堰是最常用的一种板桩围堰。钢板桩是带有锁口的一种型钢,其截面有直板形、槽形及Z形(图1)等,有各种大小尺寸及联锁形式。常见的有拉尔森式,拉克万纳式等。其优点为:强度高,容易打入坚硬土层;可在深水中施工,防水性能好;能按需要组成各种外形的围堰,并可多次重复使用,因此,它的用途广泛。在桥梁施工中常用于沉井顶的围堰,管柱基础、桩基础及明挖基础的围堰等。这些围堰多采用单壁封闭式围堰内有纵横向支撑,必要时加斜支撑成为一个围笼。如中国南京长江桥的管柱基础,曾使用钢板桩圆形围堰,其直径21.9米,钢板桩长36米,待水下混凝土封底达到强度要求后,抽水筑承台及墩身,抽水设计深度达20米。在水工建筑中,一般施工面积很大,则常用以做成构体围堰。它系由许多互相连接的单体所构成,每个单体又由许多钢板桩组成,单体中间用土填实。围堰所围护的范围很大,不能用支撑支持堰壁,因此每个单体都能独自抵抗倾覆、滑动和防止联锁处的拉裂。常用的有圆形及隔壁形等形式。
武汉自动化控制斜拉桥的主要特点是利用桥塔引出的斜缆索作为梁垮的弹性中间支撑,借以提高梁跨。提高梁的跨越能力。当然,斜缆索对梁的这种弹性支撑作用,只有在斜缆索始终处于拉紧状态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必须在承受荷载前对斜拉索进行预拉。这样的预拉还可以减小斜缆索的应力变化幅度,提高拉索刚度,从而改善结构的受力状况,此外,斜缆索的水平分力对主梁的轴向预施压力可以增强主梁的抗裂性能,节约高强度钢材的用量。 斜拉桥是一个有索、塔、梁基本结构组成的组合结构。在斜拉桥中。自动化控制批发梁和塔是主要承重构件,借缆索组合成整体结构。根据梁的支撑方式,其中包括梁与塔或墩的联结方式,组成不同形式的母体结构,但都是借斜缆索将梁以弹性支撑的形式吊挂在塔上,这种中间弹性支撑(斜缆索)增强了梁的刚度,形成了多点弹性支撑的变截面连续梁、单悬臂梁、T型刚架及连续刚架。
采用整体液压同步升高方案,也就是利用原有灌注桩承重,不破坏原桥面铺装层、栏杆扶手、人行道、梁板间的连接等,先用“液升”装置整体顶住桥梁上部结构,然后截断各墩、台帽梁下的立柱,再进行操作“液升”装置,使该桥整体升高到设计高度,最后接长立柱钢筋立模浇灌二期砼。采用整体液压同步升高方案,也就是利用原有灌注桩承重,不破坏原桥面铺装层、栏杆扶手、人行道、梁板间的连接等,先用“液升”装置整体顶住桥梁上部结构,然后截断各墩、台帽梁下的立柱,再进行操作“液升”装置,使该桥整体升高到设计高度,最后接长立柱钢筋立模浇灌二期砼。
电话:0772-3867745 | 手机:13607827866
邮箱:2451080982@qq.com
地址:广西柳州市燎原路东三巷5号(柳州市鱼峰区燎原企业园内)